首页 - 外汇 - 货币专题 - 正文

美联储决议令新兴市场迎来喘息之机

来源:证券之星 2013-09-22 08:14: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出乎外界预料,美联储9月18日召开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维持现有QE规模不变,每月仍将购买850亿美元的资产。总体来看,对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推迟削减QE带来了喘息之机,尤其是对印度和印尼这样的高赤字国家而言。

编者按:下文转自FT中文网

出乎外界预料,美联储9月18日召开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维持现有QE规模不变,每月仍将购买850亿美元的资产。此前,市场几乎已经形成一致预期,认为美联储将于9月开始收缩QE,引发全球资本回流,令新兴市场资产价格遭遇重挫。

美联储的决议令市场感到意外。受此影响,全球主要市场大幅波动。联储决议公布后,黄金创下2009年1月以来最佳单日表现;5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2009年3月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美元创今年第三大单日跌幅;道琼斯和标普双双创历史新高。次日(19日),新兴市场货币无一例外上涨,美元对印度卢比下跌2.5%,对土耳其新里拉下跌0.6%,对马来西亚林吉特下跌2.7%;再加上巴西雷亚尔,这些在资本回流中严重受损的货币,多已收复了自5月以来一半的跌幅。

美联储推迟削减QE,减轻了新兴市场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危险已经过去。成也联储,败也联储。20日,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对美联储决议做出解释,称美国疲软的经济数据促使美联储推迟收缩QE;他同时表示,如果一些数据令经济前景更加明朗,那么美联储可能会在10月宣布小幅削减QE。同日,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ESTHER GEORGE)更指责FOMC不削减QE,将损害联储信誉。布拉德与乔治在今年的FOMC会议上拥有投票权。

两位地方联储主席的评论让市场重燃对于削减QE的担忧。受此影响,全球主要市场再度大幅波动,黄金大跌,抹去了FOMC会议后70%的涨幅,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放量下挫,道指完全抹去了FOMC会议后的涨幅。由于周末休市,我们无从得知新兴市场对联储官员表态的反应;但在急转直下的形势里,可以预期,周一(23日)开市后,新兴市场货币可能再度经历惊魂一刻。

全球资产价格随美联储(及官员)态度起伏大幅震荡,显示削减QE这一决策对市场的剧烈影响。对新兴市场而言,即使美联储推迟削减QE,面对的压力依然不轻。撇开短期波动不论,美联储的决议(及其后的官员表态)并未改变削减QE的大方向,只是把时间往后推迟了,甚至也许只能推迟一个月;而从中长期趋势看,这一个(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前瞻指引”。在削减QE只是时间问题的形势下,美联储何时加息将成为下一个引发全球资本回流的窗口。9月公布的最新预期显示,17名美联储官员之中,有10人预计,到2016年第四季度,短期利率将处于或低于2%;14人预计,直到2015年或2016年,美联储都不会开始上调利率。这显示,美联储会花一段时间才开始加息;即使加息,也会倾向于缓慢行动。这种预期可以为新兴市场的调整赢得时间,但很显然,一旦开始削减QE,美联储的整体政策基调也将趋向紧缩,届时国际货币环境可能将充满变数,令新兴经济体疲于应对。

总体来看,对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推迟削减QE带来了喘息之机,尤其是对印度和印尼这样的高赤字国家而言。市场对于全球仍然存在便宜流动性的预期,可能会令这些国家的融资变得容易。不过,暂时的喘息之机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可以推迟进行之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只有在削减QE及加息到来之前,尽可能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才有可能在资本撤离的形势中实现“软着陆”。

对中国而言,美元资本的撤离,也是人民币“走出去”的好时机。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亚洲的)受中国经济的影响颇深,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能将人民币输出到这些地区,将有助于加强亚洲经济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美联储出人预料地推迟削减QE,成为影响全球市场的大事。虽然短期影响剧烈,但不改美联储中长期退出的趋势。新兴市场迎来了暂时的喘息,但不意味着危险已经过去。

(文章来源:FT中文网;注:安邦咨询公司是中国内地一家独立智库机构,专注于财经与公共政策研究。本文只代表该机构观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