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5月9日)公布,中国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
CPI同比1.8%的升幅略低于市场原先预期的2.0%,而CPI出现0.3%的环比下降让人侧目。与此同时,PPI同比下降的态势已持续了超过两年。
澳新银行(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经济学家刘利刚和周浩在报告中写道,现在是中国央行考虑近期放松货币政策的时间了,因为中国通缩风险上升,实际经济活动依然低迷。
该行并称,尽管中国央行可以动用短期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持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但没有证据证明货币市场利率下跌已转化为贷款利率的走低;而下调存准率再加上重设最优惠贷款利率将能够有效地降低贷款利率。
海通国际分析师胡一帆发布的报告称,4月CPI由于蔬菜与猪肉价格的回落降至同比增长1.8%,这令2014年平均CPI降至同比增长2.2%,远低于全年同比上升3.5%的目标。
胡一帆认为,预计中国上半年CPI可能一直保持低位,较低的通胀水平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预计中国将逐渐宽松以支持经济增长。预计央行于最近下调农业相关银行的存准率后,未来几个月将可能进一步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野村(Nomura)分析师Jeffrey Gao等人报告中称,尽管有越来越多城市已放松限购或宣布支持购房的政策,仍不足以刺激市场。随着土地销售下滑及更多建案降价,预料地方政府在5月底会有更多政策放松以应因4月份的数字。
野村表示,5月底或6月初,更多城市料松绑政策,销售量有望略微反弹。预计实体市场接下来几周的地产销售依然疲弱,但同比跌幅在较低基期下会放缓。随着更多建案推出,预期会有更多降价措施。若无放松措施,或有更多民间地产商破产,大型地产商将持续增加市场占有率。
该行还预计,未来数周地产股的进一步修正将是好的买进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