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滚动新闻 - 正文

腾讯人才管理:构建网络化生态组织管理模式

来源:证券之星 2016-09-15 15:19: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日,由《商业周刊/中文版》主办,IBM赞助以及长江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第五届企业与人才管理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为期一天,特邀众多来自商界、学界的重磅级演讲嘉宾,近两百名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以及制造类、生产类、科技类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汇聚一堂,以“企业,科技,人才生态圈”为主题,重点探讨科技迅速发展对行业的冲击以及各行业的应对和新商业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新生态,人才生态圈的认知与协作等热点议题。

“企业与人才管理论坛” 是《商业周刊/中文版》定期举办的年度论坛活动,它始终关注一个商界亘古不变的主题:企业如何发展?包括企业自身发展的配速问题,企业未来战略,企业人才识别和发展,企业转型和架构调整等多方面的话题。自2012年起,目前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累计逾1200人次参加论坛,累计约60位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知名中国民企、相关机构的行业翘楚针对多个代表性话题进行过专业而有趣的分享。

今年的“企业与人才管理论坛”将焦点放在了“科技”与“人才圈”对企业的影响力上。活动由著名主持人蒋昌建先生担纲主持,商业周刊/中文版事业群出版人、现代传播集团执行董事李剑,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学教授、副院长王一江教授,腾讯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陈双华,平安集团员工服务管理部总经理李文宇、IBM大中华区分析事业部社交商务SaaS业务总监郑伟, IBM全球咨询服务部副合伙人、人力资源转型咨询总监毛静萍等众位业界翘楚齐聚论坛,各抒己见,针对“科技、企业管理、人才、生态圈”等几个主题热烈讨论,并提供了诸多深具价值的观点。

在论坛上,腾讯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陈双华发表“人才的生态化管理和创新探索”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陈双华提到当人们提及腾讯,往往认为腾讯“霸占”着很多行业,但现在腾讯已经在创造一个个“生态圈”——很多管理启发和需求源于业务布局的不断变化和进化。作为一家真正生态化的商业组织,一方面腾讯会有很多投资,投资后会给合作伙伴更多的帮助,例如输出资源、技术、解决方案等,同时腾讯甚至会专门提供针对投资公司的人力资源分享交流和顾问服务。这些服务既能帮助所投公司获得良好发展,同时也对腾讯投资产生额外价值——经常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拿到好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腾讯也把离职员工视为生态圈的一部分,通过“南极圈”等组织进行系统化运营,使这群具有强烈腾讯烙印的优秀人才活跃在腾讯生态中。

陈双华分享了腾讯的独特人才之道,腾讯的新视角——生态化,以及腾讯推崇的方法论——产品思维。而现在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黄金时代”,互联网+带来的企业人才驱动的模式会越来越强,同样的,人才竞争和人才发展、人才培养速度的挑战也大大增加。

陈双华认为网络化的生态组织越来越重要。这类组织可能会呈现以下特点,比如节点变得更加重要,中心变得弱化,但是仍然需要强大的平台支持持续性的创新。所谓的组织生态化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整个生态要有强壮的文化主干;二是精兵强将越来越重要;三是强调自由市场的机制,而不是行政干预的机制;四是尊重整个生态里的个性化发展;五是成就别人的心态;六是智能化的探索非常重要,这是大势所趋。

面对这些变化的时候,陈双华认为产品思维是很重要的。产品经理的思维是这样的——用户画像是什么样,他们在哪里,他们的语言是什么,需要是什么?如何让用户参与,让角色透明化,如何快速敏捷迭代,如何进行管理优化?陈双华的建议是HR 50%的时间要和业务在一起,而不是孤立和HR在一起。因为很多创新是来自于跨界的融合,当管理讨论不清的时候,业务往往会给你启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