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货币专题 - 人民币 - 正文

央行放开中间价 人民币跑步加入SDR

来源:时代周报 2015-08-25 08:13: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人民币汇率多大程度上市场化,关系到今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项,那便是能否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谁也没料到,央行会在今年放开人民币中间价。

8月11日,央行宣布,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 ,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一语未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随即暴跌。8月24日收盘价6.4044,较10日收盘价6.2097跌幅达3.1%。

急剧的贬值在全球金融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

央行和市场分析人士一致指出,此举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向市场化的迈进。

而人民币汇率多大程度上市场化,关系到今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项,那便是能否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更进一步,8月24日,央行首次公布人民币兑美元的“参考汇率”,并从此将每天分4次发布参考汇率。中国外汇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也是为了符合IMF对申请加入SDR货币的相关定时披露要求。

中间价开始市场化

8月11日,央行以《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为题发布了上述消息,其重点是要求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提供中间价报价。

央行于2005年年底推出人民币做市商制度,长期以来银行间外汇市场以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中间价为基准价,并限制当日汇率波动幅度。2014年3月,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了2%。

至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根据官方说法: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但到底如何加权平均,权重怎样确定,从来没有公开说法,外界谁也不清楚。”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原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因此人民币中间价的形成在市场看来并不透明,评论人士爱用的一个形象比喻是: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好比是宠物狗,汇率波幅是牵狗的绳套,央行定的人民币中间价才是狗的主人。

“人民币中间价不仅取决于做市商报价,更重要的是货币当局公布中间价时多大程度参考中间价报价。……如果货币当局并不主要参考做市商报价,而主要是根据货币当局自身的意志公布中间价,那么中间价才是汇率中长期变化方向的关键。”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在其点评文章里指出。

孙华妤的分析更具有代表性,她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官方的说法来看,中间价就不是完全由代表市场的收盘价决定,还会参考国际一篮子货币。但是从8月11日调整后每日中间价的表现来看,跟上一日收盘价差距很小,联系很紧密,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央行确实在推动人民币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

“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也要逐步来做,我们的改革都是渐进式的,现在的改革比以前在透明度上又迈进了一步,但是央行也没有满足于此,以后会更多地让市场来定价。” 一位不愿具名的前外管局官员表示。

一次性释放贬值压力

而在11日央行发布《声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和当日收盘价存在单向价差,人民币收盘价长时间低于中间价,相差了近1000个基准点。

声明发出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跌三天,每天跌近千点,这被解读为央行听从市场价的表现。

在国内外市场的迅速反应和高度关注下,央行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发布了两篇《答记者问》,组织了一场媒体吹风会,对此举以及人民币的走势作出解释。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这次改革主要是想使得中间价报价机制更加市场化。而且央行对外始终表示,人民币这几天的贬值是完善了做市商报价、报价参考上一日收盘价的结果。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了进一步解释,她称,以前做市商报价更多以离岸市场价格和人民币远期参数为参考,而脱离了国内市场的情况,以上一日收盘价为参考,更能体现国内汇市供需;在调结构的背景下,汇率报价的这一调整也更符合国内经济的需要。

“贬值和这个(完善做市商报价)没有关系,不能把两者混淆在一起。”上述前外汇管理局官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孙华妤表示,此前中间价和收盘价的长期偏离,体现的正是央行对价格的干预,从而用央行自己的话说,积累了较大的贬值压力,而此次央行之所以发声明、并让贬值一次性到位,是为了对外作出人民币定价机制将更市场化的表态。

不论如何,8月11日开始央行一系列的动作看起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2日,面对接连两日的人民币较大幅度贬值,央行出面稳定人心,表态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13日的吹风会上,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称,一段时间以来累计的汇率偏差在3%左右,经过两天的调整,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已基本完成。而从市场表现看,经过头几天的暴跌后,人民币汇率逐渐稳定下来,没有出现恐慌性的恶性循环贬值。截至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盘价6.4044,较10日收盘价6.2097跌3.1%,跟头几天比并未显著扩大。

跑步加入SDR

一个月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宣读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该报告称,人民币很有可能两年之内超越日元 ,成为美元、欧元 、英镑之后的第四大国际货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从2012年开始推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据其测算,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从2009年的0.02提高到了2014年的2.47,初步匡算截至今年二季度为2.9,与日元的差距已经不足一个百分点,与英镑的差距大约两个百分点。

报告特别指出,今年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是大概率事件。

按计划,今年11月,IMF将对SDR货币篮子进行五年一次的评审,对人民币能否加入SDR进行投票。

如果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代表IMF对人民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官方认可,也是人民币进入主要国际货币行列的关键标志。上述前外管局官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加入SDR既有象征意义也有实际意义,其象征意义反过来会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易纲曾在今年3月公开谈及此事时表示,IMF评审SDR的时候有两个标准,一是看货币背后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量,这个标准中国肯定没有问题;二是货币要能够自由地使用,目前对这个标准还有不同的看法。易纲当时表示央行与IMF在积极地沟通。

而5年前,IMF执行董事会就以“可自由使用货币标准”为由拒绝了人民币。

“今年能否加入SDR货币篮子,我还是乐观的,但毕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有24个执行董事,有发达国家的执行董事,也有发展中国家的执行董事,到时候由他们讨论决定。”上述前外管局官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IMF总裁拉加德此前曾表示,人民币被纳入SDR是迟早的问题。路透社7月援引消息人士称,IMF的顾虑包括市场准入以及投资人是否能进能出,并要求增加市场透明度。

“从可以看到的公开信息来看,中国在积极争取,这是毋庸置疑的,”孙华妤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次中间价调整,我认为跟SDR有一定关系,此前人民币一直有贬值压力但央行没有动作,到这个节点上才有动作。是否能加入SDR主要取决于人民币的可用性,可用性指的是国外的供需方可以按市场价格自由买卖,而这次改革之前,人民币汇率并不非常市场化。”

另外,孙华妤透露,日本此前反对人民币加入SDR,理由是SDR里已有美元,而人民币实际跟美元挂钩,加入人民币的话将加大美元权重。而事实上,此次中间价放开之前,至少这两年中,人民币确实一直盯住美元,导致在美元强势的情况下,即使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对其他货币仍升值,从而严重跟市场价偏离。而此次放开中间价,其实亦可视为脱钩美元。

8月24日,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官网上,首次公布了人民币兑美元的“参考汇率”。网页显示,交易中心将于北京时间每天上午10点、11点,下午2点、3点和4点分别发布一个参考汇率。中国外汇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是为了符合IMF对申请加入SDR货币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定时披露在岸银行间市场人民币汇率。

亚洲货币竞争性贬值

人民币8月11日贬值之后,19日,越南央行调整越南盾兑美元参考汇率,让越南盾贬值1%,为年内第三次贬值,同时将越南盾交易区间从2%扩大至3%。越南央行称,此举是对人民币贬值的应对举措。

20日,哈萨克斯坦转向汇率自由浮动。当日,坚戈兑美元的汇率由197:1骤贬至256:1,贬值幅度近30%。

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货币亦纷纷贬值,虽然此前这轮贬值大战已经持续两个月,但在人民币贬值后变得更加严重。俄罗斯 、加纳、哥伦比亚 、几内亚、土耳其 、白俄罗斯 、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的货币贬值幅度至少都在4%。泰铢不到两个月也贬值了7%。

贬值的一大背景是贸易战。如果说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的话,那么亚洲货币竞相贬值,实际上使得中国出口面临的价格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

另一更大的背景是: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加息 ,从而包括亚洲在内的各新兴国家货币一直处于弱势,国际市场的资金也纷纷撤出这些市场。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货币资产被抛售,从而带来贬值压力。

有咨询机构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的前13个月内,全球前19大新兴国家的资金净流出累计达9402亿美元,是2008-2009年金融危机三季度期间资金流出额4800亿美元的近2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