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8月10日)亚太时段,马来西亚林吉特基本徘徊于17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所见低位附近,因马来西亚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引发市场对林吉特能否经受更多政局动荡和大宗商品下跌冲击的疑虑。
而日内多数其他新兴亚洲货币则小幅上涨,上周五(8月7日)美国公布稳健的就业数据后,美元遭遇一些获利了结而略有所回撤,但基于美联储(Fed)升息预期进一步明朗,新兴亚币展望依然黯淡。
上一交易日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一度跌至触及3.9280,创下1998年9月2日以来最疲软水平,当年9月3日马来西亚实施本币盯住美元汇制,在金融危机期间为本币划定了一条下限,之后该国与2005年取消了盯住美元的汇制。
上周五马来西亚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该国外汇储备由7月15日的1005亿美元减少至967亿。
马来西亚林吉特已经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压力,且近几周与总理纳吉布及国有基金有关的贪腐丑闻升级,马来西亚林吉特跌势进一步加速。
新加坡外汇经纪商Oanda的资深交易员Stephen Innes表示,“马来西亚央行继续卖出美元抑制其涨势,但我们质疑继续干预的成本有多大,因为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可能加快美元涨势。”
交易员称,自6月以来,当局一直在卖出美元买入马来西亚林吉特,以阻止林吉特的跌势,林吉特仍是今年表现最差的亚洲货币,年内林吉特兑美元已经累计下跌约11%。
相比而言,大多数新兴亚币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出炉后小升。数据显示, 美国7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21.5万个,略低于预期的22.3万个。但由于该数据仍稳健,且加强了美联储将在9月升息的预期,因此亚币未能进一步走强。
Samsung Futures研究主管Jeong My-young声称,“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增长高于20万仍算强劲,在美联储9月升息之前,最好买入美元兑亚洲货币。马来西亚林吉特等大宗商品货币可能较为脆弱,因经济复苏不均衡,大宗商品价格也不太可能反弹。”
此外,今年进入三季度以来,中国外贸下行趋势仍无扭转迹象,7月进出口同比均下滑逾8%,显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同时,对海外需求复苏也难以寄予厚望,这表明中国2015下半年有必要延续宽松政策基调,而外贸稳增长政策仍待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