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机构观点 - 正文

摩根士丹利:美联储退出QE策略前瞻

来源:华尔街见闻 2013-09-02 08:19: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美联储的关键人物没有出席今年的Jackson Hole央行行长会议,他们没有机借此会议会发出自己政策意图的信号。这篇论文阐述的基本观点是,购买资产会影响所购买资产的价格,如果没有暗示政策利率的走势,几乎没有什么溢出影响。

美联储的关键人物没有出席今年的Jackson Hole央行行长会议,他们没有机借此会议会发出自己政策意图的信号。不过,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经济学家Vincent Reinhart指出,Jackson Hole是少数学界向美联储提议的高级别论坛。换言之,应该关注下这期间发布的相关论著报告及美联储官员对它们的反应。

两篇论文的思考

Reinhart先提到了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Robert Hall的一篇论文。

在美联储官员看来,他的部分论证属于传统观点,即低通胀环境下,即使名义利率设为零下限,实际利率的降幅也无法满足需要。

由于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错配,实际利率要达到均衡需要降得更多。因此,过去五年美国需求不足。

Hall还有部分观点与传统的不同。那就是,他认为降低总供应可以满足总需求减少的现实情况。危机后,企业的贴现率过高——实际利率高加上风险溢价也高,雇用员工的净效益现值急剧下降。

对Hall来说,供需都在减少可以解释为什么通胀在失业率高的时候还没下降多少。

Reinhart总结,对这样的建议,美联储可能会好好考虑下当前宽松的程度,但Hall并没有让央行行长们对标准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更满意。

有一点Hall倒是提醒了美联储官员,他指出美联储没有下调超额准备金的利率。他认为,美联储是出于害怕导致共同基金错配就鼓励银行持有这些准备金,而没有鼓励他们使用这笔资金。

不过此后讨论的时候,没有一位联储决策者提到这个话题。

另一篇论文是西北大学教授Arvind Krishnamurthy对大规模购买资产(LSAP)的探讨。

Krishnamurthy与另一位教授Annette Vissing-Jorgensen都做了一些实证研究,结果显示,LSAP大部分产生当地影响,不是普遍影响,只有控制利率走势的相关信号时,这些购买流、并非购买量才有重要意义。

这篇论文阐述的基本观点是,购买资产会影响所购买资产的价格,如果没有暗示政策利率的走势,几乎没有什么溢出影响。

也就是说,购买美国国债大部分影响的只是美国国债,不是宏观经济。

Krishnamurthy的论文提出了两个政策建议:

1、考虑到购买资产的相关影响,建议退出QE的顺序为:

①停止购买美国国债

②出售持有的美国国债

③出售较早持有的MBS

④不再购买MBS

这种做法的基本逻辑思路是,美联储应该尽可能延长对支出影响最大的购买资产类型——即期利率的MBS,同时重新让资产负债表里其余的资产构成回归正常。

2、更正式、更具体地与外界沟通退出QE的策略。

Krishnamurthy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反面例子,今年6月美联储首次提出会提前放缓QE,比预期的日期早,但因为政策信号不确切,全球市场波动性和收益率都增加了。

Reinhart总结,这篇论文可能映射了美联储官员的部分看法。

他们急于退出QE,认为反正要终止一项市场效力可疑的政策,既然有了现在的失业率和通胀门槛做基础,就再也不必向市场暗示利率的走势了。

而Reinhart认为,美联储官员已经为表明自己愿意看到撤销QE而付出了高昂代价——市场波动性增加。那他们就有责任解释自己怎样从QE中脱身。

9月FOMC会议前瞻

Reinhart预计,如果9月第一周公布的8月非农就业报告表现良好,那么美联储就会在9月17-18日的FOMC会议上决定开始放缓QE。

预计会宣布大约花9个月时间逐步撤除QE,即2014年1月停止购买资产,但会继续再投资到期和预付的证券,保证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稳定。

如果美联储起初只是减少购买美国国债,也不要意外。

这类资产本来就是QE3最后才增加购买的。决策者争执最多的是这些资产相对边际效益的边际成本,推迟削减购买MBS可能会对房产市场复苏提供些许保障。

这样的决定意味着可能9月FOMC会议将传递两个鹰派信息:

1、宣布开始放缓QE;

2、经济预期的预测期间延长一年,让FOMC成员首次有机会预测2016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

预测期间越长,FOMC成员就越依赖长期均值回归,此前他们暗示过名义联邦基金利率为4%。

所以,如果不少成员预计利率正常化的速度比市场价格目前反映的更快,也别意外。

可能他们会倾向于将这种信息包裹在对自己设定门槛的鸽派解读里。

总之,Reinhart认为,要知道上述行动就留在9月揭晓,这是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

以下可见8月24日Soberlook对华尔街预测美联储首次放缓QE时间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预计9月放缓QE的有高盛等九家机构之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