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人民币先生”之称的周小川被看成是世界上最忙的央行行长。不过,尽管周小川是如此之累,外界还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其直接对话的机会,昨天举行的“财经2007年会”就搭建了这么一个舞台,让“人民币先生”上演了一场舌战群儒的好戏。
在昨天的演讲当中,周小川抛出了中央银行多目标制的想法,并且认为现阶段通胀目标制不适合中国央行。有听众据此提出疑问,是否中国央行并不担忧目前我国的通胀情况?对此,周小川立即予以否认。在他看来,防止通货膨胀是由央行的角色决定的,是写进法律的内容,“即使别人不担心,我们也要担心”。
他认为,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目前低通胀的情况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通胀没有在商品价格上面体现出来,但可能表现在其他方面,有些时候价格会在商品和服务之间替换。周说,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胀随时都有抬头的可能。的确,在央行今年以来所公布的货币执行报告中,多次提到价格的上行风险要大于下行风险,对于潜在的通胀压力,央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基本职能。
2006年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出台频率最高的一年,央行前后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其间为收回流动性还多次发行定向票据,并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因此,针对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选择问题,昨天现场有机构投资者提出质疑,央行是否在时机选择上有欠考虑?
周小川的回答是,作为央行的货币政策来说,希望能够产生预期效果,这一点不能仅仅从对短期利率的影响来判断。影响短期利率的因素有很多,周小川认为,这需要仔细研究,不能简单地与货币政策出台相联系。至于货币政策出台时机的选择,最根本的还是要符合宏观调控的需要。
中国过高的储蓄率也众人关注的焦点,周小川此前也曾经多次解释过这个问题,昨天他又重复了一次。“关于储蓄率的数字,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数据,到底多高才算合适,”周小川说,最近几年储蓄率上升速度的确很快,这其中包括多项改革措施集中推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相信随着这些因素的消除,储蓄率会有所回落。
尽管对于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够对答如流,但面对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这样高度敏感的话题,周小川也只能选择“打太极”,“这个问题与今天会议讨论的主题不太相关,是不是可以不回答?”不过,尽管“人民币先生”未能回答,但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对于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一定会有一个成熟的方案在其脑海,期待他能将外汇储备的问题变得不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