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汇改以来稳步升值的人民币连遇抛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前日大涨的基础上昨日继续上涨了50个基点。
本周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比周一猛升了43个基点,达到8.0425元,人民币汇率创下了汇改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昨日,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继续猛升50个点,达到8.0475元。而询价和撮合两个交易市场上,人民币最新收盘价的跌幅则扩大到57个基点,其中,撮合交易市场上,人民币汇率最终收于8.0481元,询价交易市场最终报收于8.0488元。 人民币汇率缘何下跌
一位业内资深研究员分析,两日来人民币汇率的下跌,与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的走强有直接关系。“在小的波动方向上,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是负相关的,即美元指数涨,人民币汇率跌,并且反应会滞后一天。因为国际汇市是24小时交易,人民币汇率在第二天开盘时,会反映隔夜美元指数的走势”。
6日,圣路易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普尔在接受路透访问时称,如果经济成长持续强劲,则FED可能需进一步升息。“受此影响,投资者预期美元对人民币利差将继续扩大,这也导致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连续下跌。”另一位市场人士说。
上述市场人士的观点得到了某银行分析员的认同,该行刚出炉的《美元利率分析报告》预测:美联储将继续加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至少提高至5%的水平,并在5%的水平上维持一段时间。据了解,汇丰和高盛也分别预期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5%和5.25%,而根据央行行长周小川上月12日在上海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目前将保持利率稳定。这也为投资者预期美元对人民币的利差将继续扩大提供了支持。
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存变数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反弹只是一个技术性的回落,是暂时的,而人民币持续升值是大的趋势,预计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概会在7.85-7.9之间。”某银行分析员说。
这一观点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看法相符。自汇改以来,关于人民币将反复升值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而“两会”期间,林毅夫的发言更是将人民币升值预期发挥到极致。林毅夫分析,由于国内生产能力过剩以及国际舆论的压力,今年人民币会有小幅度的升值,升幅会控制在3%以内。林毅夫还进一步表示,如果这期间出现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一些。
但是,有市场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观点,“预期人民币升值,是把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分析过于简单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他同时认为,两日来人民币汇率这种“意外”的下跌,对于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的完善有好处,“至少,它增加了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向的难度,使国际投机者不能轻易地炒作人民币。”
日前,针对经济学家做出的“人民币肯定要升值”的预测,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今后人民币的汇率很多人都在预测,但目前的预测并不准确;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是千变万化的,这样人民币的波动就正常不过了,所以,预测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并不充分,也没有多大意义。”一位银行分析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