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外汇资讯 - 正文

日元危局:刚走出通缩,又陷“高债+高息”噩梦,还能撑多久?

来源:汇通网 2025-11-24 20:5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汇通财经讯——11月24日,星期一。当前北美时段美元兑日元于156.80水平附近运行,市场整体处于政策预期博弈与宏观数据交织影响的敏感阶段。近期全球外汇市场的主线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美元仍受相对坚挺的利率前景支撑,而日元则在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微妙平衡中持续承压。

(原标题:日元危局:刚走出通缩,又陷“高债+高息”噩梦,还能撑多久?)

汇通财经APP讯——11月24日,星期一。当前北美时段美元兑日元于156.80水平附近运行,市场整体处于政策预期博弈与宏观数据交织影响的敏感阶段。近期全球外汇市场的主线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美元仍受相对坚挺的利率前景支撑,而日元则在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微妙平衡中持续承压。



日本政府近期宣布的财政刺激计划,本意在于缓解高通胀对居民生活的冲击,却意外引发市场对通胀路径再度走强的担忧,进而对日本央行未来政策走向形成新的压力。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关于降息时机的分歧日益公开化,尽管部分官员释放出放松信号,但整体政策路径仍未显现出明确转向。在此背景下,美元兑日元的走势不仅反映两国利差现实,更深层地映射出市场对政策可信度、债务可持续性以及通胀惯性的重新评估。

日本当前面临的政策困境具有高度复杂性。长期以来,日本致力于摆脱通缩泥潭,推行再膨胀政策已逾二十年。然而,当通胀终于突破目标并连续三年维持在较高水平时,社会承受力却显现出明显不足。民众对物价快速上涨的不满情绪升温,促使政府不得不推出新一轮财政支持措施以缓解民生压力。这种“因抗通胀而出台刺激”的悖论式操作,暴露出政策协调上的深层矛盾:财政扩张可能加剧需求侧压力,进而延长通胀高于目标的时间,反过来又限制了日本央行退出超宽松政策的空间。目前日本的核心通胀仍显著高于政策目标,薪资增长虽有所改善,但尚未形成全面、可持续的成本推动型上涨机制。在此环境下,任何额外的财政注入都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增加中期价格压力的风险因素,从而削弱日本央行控制通胀预期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师指出,日本政府此举或出于维稳考虑,但客观上提高了日本央行实施更长时间紧缩政策的可能性,甚至可能迫使政策利率维持在更高水平更久,这对庞大的公共债务负担而言并非利好。

进一步分析可见,日本国债市场的稳定性正成为潜在隐忧。若通胀预期逐步锚定在更高区间,长期收益率面临上行压力,政府偿债成本将随之上升。当前日本国家债务占GDP比重位居全球前列,其财政可持续性高度依赖低利率环境。一旦市场开始定价“更高更久”的利率路径,国债波动可能加剧,进而传导至汇率市场。历史经验表明,日元贬值与日债市场动荡往往相互强化。因此,尽管此次财政援助规模尚属可控,但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它提醒市场,日本在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过程中,依然难以摆脱财政纪律薄弱的结构性制约。这也解释了为何初期市场对日元的抛售反应看似过度,但细究之下,实则包含了对政策联动风险的提前定价。

反观美国方面,尽管近期多位联储官员就12月是否降息表达了不同立场,显示出决策层内部存在明显分歧,但整体基调并未转向鸽派。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公开支持12月降息,被视为重要风向标人物之一;同时,其他如克里斯托弗·沃勒与米歇尔·鲍曼等理事也较早表达过放松倾向。然而,也有官员认为应保持谨慎,强调需更多数据确认通胀持续回落。这种分化的表态反映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增长放缓与价格稳定之间艰难权衡。值得留意的是,尽管市场已开始计入12月降息的概率上升,但美元并未出现趋势性走弱,上周反而录得小幅回升。这一现象表明,交易员的关注焦点并不局限于单次利率决议,而是更看重即将公布的经济预测摘要(SEP)所揭示的中长期利率路径。若点阵图显示2026年利率中枢高于当前市场预期,则即便实施一次小幅降息,美元仍可能获得支撑。

技术方面


从240分钟图看,美元兑日元自153.70附近一路震荡上行,在153.61形成阶段低点后,加速突破155.70一线,最高触及157.89,目前回落至156.80附近横盘整理。整体结构仍属中期上升趋势中的高位整理阶段。MACD柱能在高位逐步缩短,价格进入动能修复与方向选择期。RSI此轮从超买区80附近回落到中性偏上的50~60区间,表明情绪由极端乐观转为相对均衡,短期追涨意愿有所降温,但空头优势尚不明显。



155.70附近位置多次被确认,市场在这一带的博弈较为集中,如后续有效跌破,则代表高位整理向更深调整演变的风险上升;若价格始终守住该区间并重新上攻157.89一带,则将意味着上升趋势有进一步延伸的可能。目前处于高位震荡与趋势分歧阶段,价格在156一带的整理结果将对后市方向具有指引意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