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夜崩跌!周增变周减,这份“死亡交叉”就业数据吓崩了美元?)
汇通财经APP讯——周二(11月11日)北美时段,因就业线索转弱,美元盘中被集中抛售,美元指数当前下跌约0.3%至99.30附近。
基本面:
最新一轮就业线索来自私营部门周频数据:截至10月25日的四周内,私营雇主平均每周流失11250个岗位。统计方首席经济学家强调,10月下半月劳动力市场“难以持续地产生新增岗位”,并指出“由于需求走弱与供给受限,增速在可预见期内可能偏慢”。与此前公布的同口径两周前读数(+14250)相比,四周移动平均从正转负,叠加口径说明与节奏调整,使得周频数据成为市场盘中触发波动的新变量。与此同时,月频口径显示10月私营部门新增42000人,但结构并不均衡——教育与医疗、以及贸易/运输/公用事业贡献主要增量,而专业商业服务、信息以及休闲与酒店连续第三个月减员。这种“总量小幅正、结构偏弱”的组合,难以为美元提供持续的基本面背书。
从利率预期与期限利差的角度看,就业动能降温通常会削弱加息预期并抬升对降息的前瞻概率;在“数据依赖”的框架下,美联储更有理由观察而非推进更紧的政策姿态。就业放缓压低中短端收益率,风险偏好阶段性回暖时,美元的利差优势被动收缩,指数因而承压。对比前述周频读数转负与月频温和正增长之间的矛盾,市场更倾向使用“边际变化”来定价:周频显示的近期恶化对盘中影响更大,解释了美元在数据落地后的立刻走软。
进一步拆解结构性细节:岗位增量集中在刚性需求较强的板块,说明经济活动的韧性更多来自“必需服务”,而与景气敏感度较高的行业(专业服务、信息、休闲与酒店)仍在收缩。这一分化意味着工资黏性下降的难度增大但扩散不充分,核心通胀的二次上行风险有限,亦使得美联储在公开沟通中可能维持“更长时间维持限制性但无需额外收紧”的基调。对美元而言,这样的前景更接近“上方受限、下方依赖数据波动”的区间交易逻辑。
总体而言,当前的“增长放缓+通胀边际降温”的组合并不为美元指数提供单边驱动,而更像是拉锯中的“数据主导行情”。
技术面:
从5分钟K线图观察,美元指数在99.5878附近形成最后一波反弹高点后,出现一段显著的加速下跌区间(图中紫色矩形),连续多根实体阴线放量下压,并在破位后出现弱势回抽未果的“支撑转阻力”特征。MACD显示DIFF -0.0618、DEA -0.0415、MACD柱状图-0.0406,零轴下方进一步走阔,呈现标准的动能扩大信号;RSI在24.3033附近,位于传统的30之下,已触发“超卖但未见拐点”的状态。
结合价位结构与指标共振,可将短线关键位归纳为:上方阻力依次关注99.4342与99.5152;更高的强阻力位于99.5878及前高99.7095。下方支撑则以99.20为首要多空分水岭,若再次失守且未快速收回,则空头趋势可能延伸并开启新一轮下行段落;若能在99.3040之上构筑“双探不破”的形态,并伴随MACD柱状图明显缩短、RSI回升至30上方,则才具备形成技术性反弹(甚至V型反转雏形)的必要条件。
市场情绪观察:
若后续美联储官员的中性发言与后续经济数据(如服务业活动、初请等)未能扭转预期,则空头情绪会通过“自我强化”延伸时间窗口。相反,只要出现一条能够与实际收益率上行同步的利多消息,空头回补将引发较陡峭的技术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