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货币专题 - 美元 - 正文

预计11月非农就业增加21.4万,将影响到美联储本月利率决议

来源:汇通网 作者:梦中有蝶 2024-12-06 11:1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汇通财经讯——预计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周五公布,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1.4万人,较10月份的1.2万人大幅增加。这是美联储在12月17日至18日的下一次政策会议之前最后一次全面审视,将深刻地影响到美联储的利率决议。美联储加码关注劳动力市场。

(原标题:预计11月非农就业增加21.4万,将影响到美联储本月利率决议)

汇通财经APP讯——由于风暴和罢工,10月的招聘基本上处于低迷状态,定于周五公布的就业报告可能会提供11月份劳动力市场走向的更加清晰的图景。

预计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公布,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1.4万人,较10月份的1.2万人大幅增加。10月数据是自2020年12月以来最糟糕的。

这份报告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将是美联储在12月17日至18日的下一次政策会议之前最后一次全面审视。市场押重注美联储将批准再次降息25个基点,但这可能取决于就业数据的表现。



嘉信理财金融研究中心的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师凯Kathy Jones表示:“嗯,这应该是一个相当健康的数字,因为它应该从10月飓风和罢工导致就业减少的情况下反弹恢复了。”

事实上,在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调查人员重新检查10月份的数据后,该数据可能会被推高。在后疫情时期,对就业报告的修正有时会很大。

这可能会使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陷入混乱,并使美联储的工作更具挑战性。

Jones表示:“我预计会超过20万,如果经济真正反弹,可能会上升。但我也不确定这份就业报告会告诉我们多少,因为天气的影响上上下下。它真的会让我们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吗,还是只是更加模糊的数据有待处理?”

对美联储的重要性


在年通胀率居高但有所缓和,且劳动力市场受到更多关注之际,决策者寻求重新调整政策,对美联储而言,获得清晰的图景至关重要。

除了10月份的报告外,就业形势自4月份左右以来一直呈现放缓趋势,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约12.8万个,而失业率已升至4.1%。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希望降低基准短期借款利率至更为中性的水平,以平衡对通胀和就业的关注。

纽约银行的经济学家Vincent Reinhart表示:“这绝对会很嘈杂,因为风暴和罢工会影响两个月的数据,即人们不工作的那个月和下个月重返工作岗位的数据。”他是任职24年的前美联储官员。

他补充说:“美联储认为,在2024年期间非农就业人数放缓基本上形成趋势,即每月创造10万多一点的就业机会,这并不令人担忧。这实际上是受欢迎的,因为,你知道,趋势是可持续的。”

事实上,最近的信号表明,就业市场趋于平稳,但并未恶化。

劳动力市场状况受到美联储更多关注


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稳定在22万人左右,不过11月早些时候续请失业金人数触及约三年来最高水准。总之,这些数字表明,企业并没有大规模裁员,但也没有重新招聘那些失去工作的人。

美联储周三发布了一份经济报告(总结当前形势的“褐皮书”),该报告称,随着员工流动率仍然很低,几乎没有公司报告增加员工人数,招聘活动低迷。报告称,裁员“很低”,但雇主对未来的招聘步伐持谨慎态度,对入门级员工和熟练技工的热情更高。

美国劳工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职位空缺增加,而雇佣率下降,自愿离职的人数增加。

美联储在做出利率决定和阐述未来前景时,必须权衡所有这些因素,再加上对通胀上升的担忧。

Reinhart表示,如果劳动力市场能够保持稳定,那么它就不会给通胀带来额外的压力。他补充说:“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努力使需求符合趋势,因为如果增长和需求符合趋势,那么你就应该保持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劳动力市场大致处于平衡状态。”

除了整体就业人数增加外,预计失业率将升至4.2%,因为劳动力从10月份开始重新就业。此外,预计平均时薪将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3.9%,二者均较上月略有下降。

如何影响美联储利率决议?


如果11月报告显示就业增长弱于预期,失业率小幅上升,工资涨幅与预期一致或低于预期,那么12月降息预期可能会更加坚定。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将劳动力市场降温和工资增长放缓视为通胀压力正在缓解的证据,为放松货币政策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11月份就业人数的大幅增长,加上强于预期的工资增长,可能迫使交易员重新调整他们的押注。一份炙手可热的就业报告将表明劳动力市场有韧性且吃紧,这可能降低美联储降息的紧迫性,并提高暂停降息的可能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