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外汇资讯 - 正文

申万宏源宏观:人民币“破7”概率不大

来源:金融界 作者:秦泰 2022-09-06 08:00: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申万宏源宏观:人民币“破7”概率不大)

来源:金融界

作者:秦泰

作者:秦泰,来源:申万宏源宏观,原标题《人民币“破7”概率不大——人民银行下调外汇存准率点评》

9月5日下午,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此后汇率短线升值近100bp。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由现行8%下调至6%。消息公布后,高频CNY由6.941升值至6.933。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旨在降低持有外汇成本,增加外汇流动性,缓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外汇准备金率的下调,将令境内外汇存款类产品的外币收益率有所提升,同时境内外汇存款、贷款之间的周转和信用创设效率有所提升,实际上是降低持有外汇的成本。而从流动性角度,截止7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为9537亿美元,本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预计释放190亿美元流动性,虽然体量相对较小,但更重要的是信号意义,在人民币8月以来快速贬值的背景下,防止持续贬值预期的形成。

2021年以来三次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整,均对汇率与汇率预期有较好的引导作用,21年两次升准有效缓和人民币过快升值压力,22年5月降外汇存准率适度缓和彼时人民币贬值压力。1)第一次,调升外汇存准率令人民币由持续升值扭转为小幅贬值。20年下半年,我国复工复产的快速推进和海外发达国家制造业疲软形成强烈对比,出口强劲增长,同时国内货币政策相对海外明显更为克制,人民币进入持续升值轨道,由20年6月的7.12升值至21年6月的6.38,于是央行于6月15日上调外汇存准率2个百分点至7%,人民币扭转为小幅贬值(6月下旬-8月贬值至6.47附近)。2)第二次,调升外汇存准率亦缓和人民币过快升值压力。伴随持续超预期的出口表现,9月后人民币再度快速升值,12月升值至6.34附近,央行再次调升外汇存准率2个百分点至9%,人民币汇率也稳定在6.32-6.37之间。3)第三次,调降外汇存准率适度缓和人民币贬值压力,22年3月以来,上海、吉林疫情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叠加美联储紧缩预期强化,人民币出现一轮快速贬值,由3月上旬6.32快速贬值至5月上旬6.78,央行于5月15日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叠加上海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一度升值至6.7以内。直至7月下旬才开始出现新一轮贬值。目前贬值至6.93,央行2021年以来第四次调整外汇存准率。

此外,虽然美元指数走高令人民币近期快速被动贬值,但我国庞大的贸易顺差仍在支撑坚挺币值,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仍维持较强区间,“逆周期因子”也尚未启用。相比于今年年初,人民币汇率由6.37贬值到6.93,除了上海疫情对出口的短暂影响导致的集中贬值压力外,很大程度是受到美元指数走高导致的被动贬值效应,后者同期由96.2升高至当前接近110的水平。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CFETS)指数同期却由102.6小幅回落至102,仍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90左右),说明海外商品需求缺口仍大、国内能源安全保障工业体系韧性、出口短期仍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币值仍十分坚挺,且出现抗被动贬值的现象。与此同时,国务院5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目前来看中国外汇市场运行正常,跨境资金流动有序,受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虽然有影响,但是影响可控…人民币长期的趋势应该是明确的,未来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这是长期趋势。我国制造业升级进程的稳步推进和经常账户顺差仍是汇率最有效的“安全垫”。

展望下半年,一、发达经济体货币紧缩逐步带来消费需求降温,但前期过度财政补贴积累的高储蓄仍将缓和需求降温速度,同时海外能源安全问题持续扰动工业生产恢复之路,商品需求缺口仍然庞大,我国出口预计仍将好于全球出口回落的幅度,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持续支撑,二、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有限的背景下,当前中美利差倒挂导致的资本项目流出压力较小,主要集中在债券市场,并且有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管控措施兜底,对汇率影响小。三、制造业高级化仍是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基础,加之逆周期调节因子尚未启用,政策仍有充足手段防止汇率过度贬值,预计年底人民币重新升至6.7-6.8左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申万宏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