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热点追踪 - 正文

通胀飙升为何美国消费热度不减?美元后市恐面临一大隐患

来源:汇通网 作者:苏Sue 2021-11-18 21:4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汇通网讯——11月18日纽市盘中,美元指数延续前一交易日跌幅小幅下行,虽然日内初请数据略高于预期,但高企的通胀令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热度不减,限制了美元跌幅。然而,在高企的通胀之下,虽然消费者信心低迷,但美国消费数据却大幅攀升,在分析师看来,这一矛盾表现或提现了美国经济及美元后市面临的一大隐患。

(原标题:通胀飙升为何美国消费热度不减?美元后市恐面临一大隐患)

众所周知,通货膨胀具有侵蚀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杂货和能源等最基本的必需品持续飙升。然而,尽管情绪指标显示市场情绪相当低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供应链危机使得商品和服务越来越稀缺,然而销售数据却显示美国消费复苏似乎并未受到打击,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对此作出解读,除了折扣购物推动低价消费外,工资上涨和信用消费的盛行可能是推动消费激增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或许给美元前景埋下了隐患。



本周,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分析师从一系列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分析了管理层的评论。UPS和联邦快递(FedEx)都宣称,在需求难以调和的情况下,它们拥有“非常有利的定价环境”。百事(Pepsi)高管也表示:“定价弹性比我们最初在模型中预期的要好”而麦当劳发现,消费者倾向于接受更高的价格。

德意志银行(Deutsche)的里德(Jim Reid)猜测,尽管通胀一直是第三季度报告的一大主题,但大部分公司对于因通胀压力导致的价格上涨接受度表示乐观。”


(德意志银行发现,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及通胀的频率大增,反映出美国经济面临的压力)

消费者收入明显增加可能是消费上行的原因之一


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4月开始的“v”型工资曲线已导致平均时薪同比增长近5%。但是,即使不是全部,大部分的资金都被各个部门和产品的价格飙升(根据最新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超过6%)吞噬了。然而,数据表明,消费者正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另一个可能的因素是折扣购物的盛行


周三,雅虎财经(Yahoo Finance)的斯瓦米纳曼(Aarthi Swaminaman)报告称,根据信用追踪公司Facteus的数据,Dollar Tree (DLTR)、Dollar General (DG)和Five Below (Five)等折扣零售商今年的销售额同比飙升65%。与此同时,塔吉特百货(Target)和沃尔玛(Walmart)第三季度的收益都得到了提振,部分原因是寻找低价商品的购物者数量增加。

第三个因素源于“先买后付”消费的爆炸性增长


对于10月份惊人强劲的零售销售报告,Bankrate.com的资深行业分析师罗斯曼质疑:“考虑到刺激措施已经停止很久,人们仍然继续疯狂消费的资金从何而来?”更高的工资、股票价格和房屋价值是挥霍的一部分,但罗斯曼也指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即消费者债务,美联储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债务在9月份飙升了8.3%。

罗斯曼表示:“但在某个时候,所有这些支出都将转化为更高的信用卡债务。这是我们在一些家庭中看到的一种趋势,但最近这种趋势出现扩张的迹象。而高企的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通胀及供应链瓶颈的压力。”

这也部分解释了BNPL“先买后付”消费的爆炸性增长。Affirm、Klarna、Zilch、AfterPay和PayPal 等公司正在推动BNPL的繁荣。最近,美国银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7%的人通过借记卡和银行转账来支付分期付款,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4%的人表示他们使用BNPL是由于信用卡透支。这是美国银行5月份调查中受访者人数的两倍。这些数据表明,BNPL提供商需要对违约风险保持警惕。如果需求突然不足,另一个潜在的膨胀泡沫有破裂的风险。这一连锁反应将给美元前景带来打击。

11月18日纽市盘中,美元指数延续前一交易日跌幅小幅下行,虽然日内初请数据略高于预期,但高企的通胀令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热度不减,限制了美元跌幅。


(美元指数日线图)

北京时间11月18日21:39,美元指数报95.73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