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专家观点 - 正文

黄益平:明年一季度触底回升可能性是短期性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张梦洁 2015-10-18 17:38: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黄益平:明年一季度触底回升可能性是短期性的,  后续货降息降准还会不会有?继“811”汇率调整后汇改是否还有空间?  10月17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举办的保“7”的信心——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对当前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以及汇改作了发言。  他表示,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空间。因为从现在利率来看,短期利率、长期利率还有一

后续货降息降准还会不会有?继“811”汇率调整后汇改是否还有空间?

10月17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举办的保“7”的信心——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对当前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以及汇改作了发言。

他表示,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空间。因为从现在利率来看,短期利率、长期利率还有一定往下的空间,尤其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保证金比例还是非常高,平均来说17.5%,适当释放一下也可以。

同时对于811汇改所带来的国内外舆论猜想,黄益平表示,这主要发布时机不恰当所引起的,一方面是处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再加之股市波动导致国际市场也有一些波动,但改革本身是很必要的。

以下为对话全文:

增长下行压力会持续一段时间

主持人李稻葵: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稳增长保“7”的任务加剧,有一个部门政策非常多,但是非常复杂,很多百姓不太懂,这个部门的解读跟媒体不一样,媒体说货币政策超级宽松,央行说不宽松,我们请来了黄益平教授给我们解释一下,是央行对,还是老百姓(行情603883,咨询)的解读错了?大家怎么回事?现在这一轮的货币政策非常复杂,因为很多的英文单词?

黄益平:我觉得你自己解释就行了,你经验比我们还足。

主持人李稻葵:但是你是委员会第一手。

黄益平:大家知道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其实不决定货币政策的,但是我可以作为一个学着,而且同时李稻葵教授你知道我说话完全不代表央行也不代表货币政策委员会,没有必要多解读,我说前面这一句话就是给后面这一句话做个铺垫。

但是我的理解,我们现在货币政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健,货币政策没有大幅度扩展,其实是相对中性的货币政策。给我们造成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就是你一方面是降息,一方面是降准,你说货币政策没有宽松,是一个稳健的货币政策,有的官员也说这是一个相对中性的货币政策,他们的解释大概就是你看总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市场利率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是名义的利率,如果实际真实的利率,很多利率是有所上升的,所以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没有大幅度的放松,我们网民说央行一直在不断的放水,我觉得从过去一段时间来评价,可能不是特别合适,当然这个是不是应该宽松,这个问题是可以争论的,在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断持续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应该是保持相对稳健比较中性的货币政策,还是应该适度宽松,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可以争论的。

背后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保“7”的信心,这个名词,这个我觉得其实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在经济增长经过30几年的发展以后,我们还有没有必要要保“7”?刚才仇保兴部长很多官员说了为什么我们对增长还是比较在意?其实背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就业的问题。

现在看起来我相信大家同意在市场上可以看到经济增长不断的减速,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到目前为止还可以,但是有一些过剩行业有很多隐性的失业没有释放过来。但是目前来看,我们现在的增长速度可能离潜力不是特别远,如果不是特别远,从我个人的角度理解央行看这个问题,就觉得可能没有必要花太大的力气去刺激增长,尤其是因为上一轮政策做完了之后,其实是受到普遍的批评,我能理解央行为什么现在相对比较谨慎一些。

主持人李稻葵:你个人的观点?是应该不应该再进一步的宽松?

黄益平:我个人的观点,我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大概是简单说三条,第一条我觉得增长的下行压力可能还会持续,刚才发布你们中心的预测,可能是说明年会好一点,我也同意现在很多大家都在分析说明年第一季度增长会好。

但是我个人的判断,这个触底回升很可能是短期性的,灵活性的,比较难持续,我们过去曾经发生过去年第一季度出现增长不大好,第二季度一刺激开始触底回升,第三季度又下来了,就是这个触底回升看来是一个短期现象。

背后是什么问题?我觉得我们需要理解这次增长减速主要什么因素导致的?一方面是我们知道周期性的因素,今天张主任已经说了,出口不好,所以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如果宏观政策托一托就起来了,但是长期来看,增长潜力往下走,这个恐怕很难改变。

我们现在碰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经济当中的挑战,过去的支柱产业支持我们出口这个引擎和投资引擎,两大制造业,一个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另外一个是重工业,这两块出了问题很难持续。下一轮的中国经济的扩张靠什么支持?那就是我们需要产业升级,需要创新,像比如说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制造业、服务业等等,这些产业正在形成,但是现在规模不够大,我觉得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培养形成能够真正带动中国经济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产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增长下行的压力会持续一段时间。

第二,从目前的增长,从就业的状况来看,我刚才已经说了,似乎离我们现在的增长潜力不太远了,就业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是值得我们考虑的。尤其是有的人说如果处置过剩产能,就意味着我们会有很多的厂关掉,很多工人释放到市场来。这个值得我们关注,但是怎么样解决就业的问题,是通过新一轮大规模的投资保增长,从而保就业?还是说我们不如多花一点钱搞社会保障体系?即使有人就业了,生活有保障,我相信后面一种办法比前面一种办法效率高效果好。

第三,我个人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宽松还是不宽松?我基本赞同央行的观点,适度的放松一点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老百姓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