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讯 中间价连续下调近千点,人民币兑美元现汇两天大跌超3.5%,离岸报价最低跌至6.59一线;与此同时,全球股市下挫,亚太周边货币连创新低,金价逆市大涨……为何央行有关中间价定价市场化的表述回引发全球市场的巨澜?
明确的是,中国决策层正在升级中间价定价机制,中间价定价可能更为重视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不现汇行情会出现何种程度的震荡变数很大。
国际投研机构发表了自身对于相关事件进展的看法,丹麦丹斯克银行(Danske)通过简短问答形式对此展开了解读:
我们的核心测试是,中国人民银行将阻止人民币的急速滑落,而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价格溢价短线恐持续提升,之后会随着套利资金流的力量而收窄。建议投资者利用离岸CNH而非人民币NDF相对在岸汇率来对冲汇价波动风险。
为何人民币在央行表态跌势为“一次性调整”后依然大跌?
市场对人民币第二日仍大幅滑落感到诧异,不过央行实际表述是:“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改善后,做市商可参考前一日收盘价进行报价,那么中间价和市场汇率能够获得一次性调整。”而在周三发布的答记者问新闻稿中,央行进一步澄清中间价的定价方式:“如果当日的收盘价严重偏离中间价,则随后一日的中间价将也会相应出现偏离。”
因此周三中间价的下挫符合新的定价方法,如果市场收盘价高于当日中间价参考水平,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后一日的中间价也会高于前一日。
人民币下挫是否是市场力量所为?
人民币贬值背后存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动因,而今年热钱资本流出中国的现象较为明显,央行可能放弃了支撑人民币汇价的做法,官方力量的撤离使得市场抛盘涌现,人民币下跌就自然而然了。
人民币贬值会到何种程度?
长期来看,中国央行在声明中称,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能够支持人民币汇价的稳定,但市场似乎并没有认同这一观点。
中国经济在上半年仍享有较高的成长率,健康的金融系统,和稳定的财政环境,这些都能为人民币提供支持,不过市场似乎有相比央行更多的事情要去担忧。
如果央行完全放手让市场定价,则需要衡量各种风险,以及贬值带来的资本外流的螺旋式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