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货币专题 - 欧元 - 正文

拿什么拯救你 欧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关威 2011-12-01 07:2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老实讲,我对欧元的印象不错。但凡有些欧元情节的人便不会忘记,欧元兑美元自0.82至1.60横跨数年的上涨行情。那时它是汇市的新宠,也一度承载着欧洲政治家挑战美元霸权的梦想。然而200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改变了一切,也击碎了人们的“欧元梦”。

如今,欧元面临着两大不稳定因素:其一是国际评级机构兴风作浪,频繁下调欧洲各国主权评级,导致区内融资成本急升;其二,欧洲领导人行动迟缓,增添了市场对欧洲能否尽快建立起一整套纾困方案的担忧。

关于第一点,欧元拥护者们倒可不必过度纠结于国际评级机构的行为。从最初的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到上周五标准普尔将比利时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A”。表面上来看,确实引发了投资者对于欧元的抛售。不过,2011年8月,标普也曾令美国史无前例地失去了“AAA”评级,但美元并未因此大幅贬值。甚至在全球经济二度探底的担忧加剧之时,美元及美元资产反而成为了各国争相增持的对象。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1年9月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需求量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最高纪录。作为前三大美债持有国,中国、日本、英国均不约而同地增持了美债,其中英国的持有量创下过去一年来的新高。因此,在评级机构调降国家主权评级,与货币贬值之间似乎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那么,又是怎样的力量将欧洲国家评级遭降与欧元走软紧密相连的呢?答曰:信心。

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底线在于,美元独揽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以及大宗商品计价货币的地位。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士公开质疑美联储持续释放流动性削弱了美元的价值,甚至美国主权评级下调,已为美元的身份亮出了黄牌,但都未能改变美元上述提到的两大地位。一旦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发生剧烈波动,避险资金仍习惯性地选择美元充当避风港,证明市场对美元的信心犹在。

反观欧元却不具备这样的优势。从表象上看,欧债危机似乎是一场“缺钱”的危机。无论希腊等外围国家不断要求资金救助,还是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执行长不辞辛苦,奔走亚洲寻求投资者,无不证明欧洲人对于资金的渴求。然而,与此同时,各国之前普遍采取的超宽松政策,却刺激着全球大宗商品及黄金价格维持高位。因此,在全球货币泛滥的背景下,与其说欧洲正在陷入“缺钱”的危机,倒不如说是陷入了信心危机。

只是,我却又极不愿接受“欧元崩溃论”。它听上去既草率,亦不诚恳,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譬如有人就曾反驳道,你怎能期待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壮如成人?这句话一度深深地打动着我。这或许也是,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每每欧元摇摇欲坠之时都能起死回生的玄机所在。只是倘若这个少年先天畸形,就如欧盟及其领导人无力突破蹩脚的欧盟体制的制约,那么就另当别论了。

因此,我认为,当前市场丧失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欧洲领导人不断暴露出令人沮丧的表现。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如今的束手无策;从彼时的争执不休,到此时被迫就范。欧洲政客们迟缓、自私、被动、缺乏远见的官僚主义作风,决定了他们推动的拯救欧债危机的计划也总是跟不上变化。而每磨蹭一步,拯救计划的预期收效只会降低,成本却必然增加。在这样恶性循环中,欧债危机不断向欧洲核心国家渗透,伴随的却是投资者对欧洲领导人处置能力的信心丧失。金融市场上的直接反应则是,意大利10年期国债飙涨至7%警戒线之上;欧元对美元迭创近六周新低,且逼近10月时的重要低点。

因此,作为汇市投资者可以撇开其它,抓住主要矛盾——本周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以及12月初的欧盟领导人峰会。目前,从媒体透露出的消息来看,加强经济和货币联盟,巩固欧元区预算纪律,对欧盟条约进行修改等问题将会成为会议的焦点,这可能一时刺激到市场的兴奋点。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倘若欧盟领导人再次故伎重施,在财长会议上大开“空头支票”,却在随后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踌躇不前,无果而终。欧元恐怕难逃短暂反弹之后,重回跌势的命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