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货币专题 - 人民币 - 正文

芝商所推人民币期货产品或倒逼人民币国际化

来源:证券时报媒体 作者:孙媛 2011-07-19 07:1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日前宣布,将于8月22日起推出人民币期货产品,而港交所早前向业界咨询的人民币汇率期货合约,至今仍未出台。有业界人士表示,在中国内地尚无人民币期货产品的情况下,海外机构及市场在人民币期货市场方面的加速发展,或将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倒逼。

提供NDF对冲工具

据悉,新的人民币期货合约将参照目前银行、资产管理经理及公司私下买卖的,用于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按银行间(欧洲)条款报价,体现1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量。这些期货产品既符合场外市场无本金交割远期的规范,同时也可降低交易所交易衍生品的对手风险。

CME称,在岸及离岸人民币的存款及贸易量均不断上升,新产品可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对冲工具。2006年8月28日,第一个人民币期货、期权产品就在CME正式面市。据CME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新推出的合约,将成为2006年以来现有人民币/美元期货合约的一部分。

短期交投或清淡

然而,以该所NDF的交投情况来看,产品尚难称发展成熟。以人民币兑美元的NDF为例,上周五便没有录得成交。CME总裁普鹏基尔指出,人民币产品尚在“孕育期”,市场上买家多卖家少,随着投资者更趋成熟,市场情况将得到改善。

香港方面,港交所早于去年已开始就人民币NDF咨询业界。有香港主管企业贷款部门的银行界人士指出,银行目前提供的场外(OTC)产品,已满足企业在贸易上的大部分对冲需要。如果纯粹以投资性质买卖人民币,市场上也有不少债券或基金可供选择,不见得要在交易所进行人民币期货交易。

倒逼人民币国际化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境外机构对人民币交易兴趣的日渐浓厚,再加上对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逐步开拓,对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形成了一种倒逼形势,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及国际化的压力日趋加大。

市场一直视离岸人民币即期票息率定盘价为重要一步,因它让银行有共同的票息率作基础,为贸易及结算产品定价,对外汇期权及利率掉期等衍生产品尤为重要。截至5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按年急升近6倍至5480亿元。离岸人民币市场今年愈趋活跃,香港激增的人民币存款推动每日货币交易额至约10亿美元,也促进人民币债券接二连三地发行。

孙立坚认为,近期国际市场频频唱空中概股,扩大了对赌空间,也势必刺激人民币期货交易。“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急速发展,香港的人民币远期、即期及掉期的交易量也开始增加。而CME欲与NDF市场对接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利用香港人民币的巨大流动性来分享商业机会。”他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