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购买1.7万亿美元政府债券和抵押债券的量化宽松措施于3月份结束之后,美联储(FED)11月3日宣布将在未来八个月再度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美联储这项措施已被国外批评为试图压低美元刺激美国出口之举,国内也批评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QE2)可能令通胀超出美联储设想水平。针对上述指责,近期美联储及美国政府高官纷纷出来辩护,称美联储此举并非试图打压美元。
新兴市场国家对于美联储QE2反应尤为激烈,这些国家担心美元贬值将引发新一波资本流入,点燃国际汇率紧张态势。而且美联储此举也可能让国际社会避免巴西所声称的"货币战"的努力更加复杂。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上周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一篇专栏中表示,美国政府正寻求削弱美元的政策。
美联储副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当地时间周一(11月15日)辩护称,美联储并未试图压低美元或将通胀率推高至2%以上。
耶伦表示:"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目的并非打压美元。这不应被视为汇率战争的某个章节。"耶伦现年64岁,其副主席一职于9月获参议院确认。此前,耶伦为旧金山联储主席,并曾任克林顿(Bill Clinton)政府顾问。
耶伦一直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重要盟友。与伯南克相似,她为QE2这一备受争议行动做了辩护,称此举原因在于通胀处于低位而失业率依然高企;目前美国失业率为9.6%。
耶伦说道:"我很难看到实际增长来源。我所见到的是通胀已在当前水平徘徊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她还表示,将美联储国债购买计划说成是其他国家资本流动问题的根源,这是不公平的。
里奇蒙德联储主席莱克(Jeffrey M. Lacker)当地时间周日(11月14日)表示,外界声称美联储放宽货币政策是为了削弱美元提振出口,这样的说法是不公平的。
他说道:"说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美元并不公平,说这是操纵汇率更是不公平。当合适的时候来临时,美联储有退出货币刺激政策的必要工具,不过难点在于退出政策的时间点及速度。"
针对各国对于美联储通过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刻意打压美元的批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1月5日提出辩护。他认为,只有美国经济强大,美元才会强大。伯南克强调,美联储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美国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
伯南克同时强调,一个强大的美国经济对全球复苏至关重要。他还暗示,这在长期内也有利于支持美元币值,"对于美元来说,最佳基本面在于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但他同时补充道:"我们也的确注意到美元在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国际货币体系之中的特殊角色。"
美国财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近日也强调称美国从未刻意压低美元汇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