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的波动往往超出市场预期。本周,尽管很多投资者预计到了美元将进一步走强,但是美元走强的幅度却令人惊奇,特别是针对欧洲货币方面。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本周下跌幅度超过400个基点,而最近一个月的累积下跌幅度超过10%。一个月的跌幅抵消了过去一年的涨幅。
美元强势得益于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好转的预期和美联储偏向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美联储官员表示,美联储近期不太可能降息,贸然降息可能会给经济带来风险,可能在认为必要时上调利率。这显然是美联储更倾向进行加息的明显暗示。同时,投资者认为全球经济放缓对美国的影响程度可能要轻于对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影响,因为美国经济已经接近下降周期底部,可能很快出现回升。
从外部环境看,利好美元的因素同样偏多,而原来不利美元的两大因素(收益率优势和商品价格飙升)消失了。本周随着澳洲央行7年来首次降息,这令市场对于高收益货币的收益预期进一步减弱。这种影响很快就波及到了原来基准利率相对较高的货币,如欧元、英镑等。
另外,以下情况(套息交易)也相对有利美元,由于近几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高,许多投资者借入利率非常低的日元,随后再用日元买入利率相对较高的货币,如欧元,澳元等高收益率货币。但是目前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投资者解除此类交易,买回日元以偿还贷款。这一因素推动日元走强的同时也令高收益货币受与日元的交叉盘拖累而走低,英镑兑日元、欧元兑日元、澳元兑日元正是基于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