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优抵押贷款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众多机构的被迫清盘以及市场的恐慌情绪使得流动性出现"9·11"以来最紧张的状况。美元隔夜Libor利率出现了累计近70BP的涨幅,维持在5.95%左右。境内市场方面,人民币跟随美元震荡走高而回调。
危机再次爆发 全球流动性紧张
美国次优抵押贷款问题由来已久,关于其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冲击的争论从未停止,市场对信贷市场的担忧也从未消失,不过市场心理从未像最近这样悲观过。
虽然次级抵押贷款在美国信贷市场中的份额并不高,但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众多欧美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的该类产品。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爆发使得这些头寸的净值下降,账面损失增加。为了获得足够的现金头寸以应对日常的流动性管理和投资人的赎回,这些机构不得不抛售手中的头寸。反过来,不断地抛售又使得价差扩大,账面损失增加,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使得部分机构宣布暂停旗下基金的交易,而这又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气氛。
次优抵押贷款危机的进一步扩散使得资产变现能力的价值进一步凸现。部分现金头寸较少的机构开始出现流动性紧张,而为了应对接下来可能继续恶化的市场环境,流动性充裕的机构也出现惜贷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流动性出现了"9·11"以来最紧张的局面,短期利率的上涨成为一种必然,美元Libor隔夜利率也顺势逼近6%。
流动性的紧张加上市场恐慌情绪使得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美国和欧洲的主要股指跌幅均在3%以上,亚洲和其他地区的股市同样未能幸免。大宗商品方面,有色金属在铜的带领下全面走低。
全球各大央行再也坐不住了,从欧央行开始,大量流动性被注入市场。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累计超过3000美元的资金从中央银行流向市场(其他金融机构)。尽管有央行声称货币市场的情绪正在好转,但周一亚洲盘和欧洲盘初,美元利率仍然维持在5.95%左右。"太恐怖了,央行如此大的力度都无法让市场信心抬升",一交易员表示。
周一,欧洲央行继上周四分别注资948.4亿和610.5亿欧元后,再次向市场投入476.65亿元。本次招标受到了844.52亿欧元的投标,表明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仍然强劲。
美元反弹 人民币顺势回调
受金融市场动荡影响,套息交易者大量平仓,并最终持有美元。此外,美元是主要的清算和结算货币,市场对美元流动性的需求量增大,美元从低点开始反弹。
受此影响,昨日人民币延续了震荡走势,中间价报于7.5787,较上日回落89个基点。交易员表示,美元在外盘的走强只是人民币的外因,最近人民币延续震荡走势更多的是受内因影响。
首先,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了3%,按年升值5%计算,年内升值的"任务要小得多",因为基数变化使得升幅要求减少。而且,目前市场的焦点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以及由此引发的流动性困难上,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轻。
其次,目前境内金融机构的美元头寸比较缺乏,而且境内外利差实际上在不断扩大,导致了部分机构的惜售。在分析师看来,管理层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外债限额等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