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联储博斯蒂克意外谢幕:“鹰眼”在特朗普风暴中离场)
汇通财经APP讯——2025年11月12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宣布将于2026年2月28日任期届满时退休。博斯蒂克的离职出人意料,因为他距离强制退休年龄65岁还有五年多时间。
博斯蒂克是美联储12家区域联储中首位担任行长的黑人及公开的同性恋者,曾任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政策助理部长,并于2017年起领导亚特兰大联储。
此次退休正值特朗普政府寻求扩大对美联储影响力的关键时期。特朗普虽无权直接任命区域联储主席,但所有任命需经美联储理事会批准,而理事会正面临重组压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称赞博斯蒂克为“稳健的声音”,但未提及离职原因。
离职原因分析:三重因素交织
博斯蒂克的退休虽以“任期届满”为由,但结合背景,存在以下三方面主要驱动因素:
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的重塑压力特朗普已明确计划在2026年5月鲍威尔主席任期结束后更换其人选,并尝试提前解雇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所有12位区域联储主席当前均面临五年一度的重新任命审查。尽管任命流程由地方董事会主导,但理事会批准环节为白宫提供了干预空间。博斯蒂克的离职被视为特朗普“重塑联储”的又一机会——继2025年8月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Adriana Kugler)辞职后,第二个可控空缺。
2022年交易披露争议的长期影响博斯蒂克曾在政策会议“静默期”附近进行未充分披露的个人投资交易,引发美联储监察长调查。调查结论为“无内幕交易证据”,但指出其行为“造成利益冲突表象”并违反披露规定。 虽未被要求辞职(不同于波士顿联储罗森格伦和达拉斯联储卡普兰),但该事件对其公信力构成持续压力。分析称,此类伦理争议在政治敏感期易被放大,成为离职的潜在催化剂。
社会议题立场的政治敏感性博斯蒂克长期关注经济公平与系统性不平等,尤其在2020年社会抗议后公开讨论种族主义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他推动联储将“包容性增长”纳入政策考量框架。 此立场虽未直接影响其货币政策判断(2025年他仍持谨慎鹰派,建议仅降息一次),但在保守派主导的“反觉醒”政治环境中招致批评,被指偏离国会授权的核心使命(稳定物价与最大就业)。
三者叠加形成复合压力:政治施压放大了伦理争议,社会立场增加了审查强度,最终促使其选择在任期结束时“主动退出”。
美联储政策走向:接班人影响与鹰鸽平衡
博斯蒂克的离职不会立即改变2025年FOMC投票结构,但其继任者将从2026年起进入投票轮换(亚特兰大联储2026年拥有投票权)。当前FOMC鹰鸽分布为:鹰派约42%、鸽派25%、中间派33%。博斯蒂克属温和鹰派,其退出对短期平衡影响有限。关键变量在于继任者立场:若继任者偏鸽派(如支持更快降息以刺激就业),将提升鸽派在2026年FOMC中的权重,可能推动降息次数从市场预期的1-2次增至2-3次。
若继任者偏鹰派或中立,则维持当前谨慎路径,重点防范通胀反弹与关税上行风险。
亚特兰大联储董事会已开始寻找继任者,他的职位临时由首席运营官谢丽尔·维纳布尔(Cheryl Venable)代理。 鉴于特朗普政府对理事会的潜在影响,市场关注继任者是否会更贴近白宫降息偏好。分析认为,2026年FOMC分歧将加剧,异议票数量可能增加。
《巴伦周刊》高级分析师乔恩·希尔森拉斯(Jon Hilsenrath)表示,博斯蒂克的退休不会直接影响2025年或2026年的投票,但它标志着2026年会出现新面孔,可能会在利率问题上产生更多分歧。美联储董事会将在2月或3月投票决定是否连任,这是更广泛的人事变动的一部分,这些变动可能会扩大分歧。”
路透社专栏文章认为,“美联储理事会已经在考虑重新任命12位地区联储领导人,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对美联储施加更大影响力,这一过程今年可能会异常复杂。尽管受到体制程序的限制,但这为重塑地区联储领导人选打开了一扇窗。”
结论
博斯蒂克的退休表面为正常任期结束,实则可能反映了政治、伦理与政策立场的多重博弈。其继任者将成为观察特朗普对联储影响力扩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若继任者偏向鸽派,2026年货币政策或更宽松;若保持鹰派基调,则延续当前渐进调整路径。无论结果如何,此事件标志着美联储独立性在新一届政府下的又一考验。